本文转自:人民网银河证券
“以前患者输一瓶紫杉醇要几千元,现在只要几百元,价格被‘打下来’了。”在“中国红豆杉之乡”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,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南方制药)副总经理林春花说起一组数据。
这组数据对比的背后,是明溪县几十载对于人工培植红豆杉的探索。
红豆杉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,又名紫杉,从中可以提取制药所需的植物活性成分。当地之所以推广大规模红豆杉人工培植,就是为了最大程度避免对野生红豆杉的破坏,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物医药产业。
银河证券
企业展厅。实习生 林翔摄
地处武夷山脉东南侧的明溪县,南方红豆杉分布较为丰富集中。历年林业调查资料显示,明溪县的自然条件适宜南方红豆杉生长,当地大约有原生南方红豆杉156万株,其中百年古树百拾株。
2000年,明溪县从高校引进紫杉醇提取技术;2001年至2005年,当地4000多户林农参与人工培植红豆杉。“我们和林农一起努力育好苗,终于在几年后培育出一代品种。”林春花回忆。
银河证券
人工种植的红豆杉。明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虽然一代品种成功解决了红豆杉的人工繁育问题,但由于其植物活性成分含量主要集中在根部,达产后,林农需要将红豆杉的根部全部挖出后,由企业计价回收。这种种植方式显然不可持续。
“又用了十年时间,我们选育出二代品种‘南方一号’,这个品种突破了老品种的瓶颈。”林春花说,“特别是它的植物活性成分集中到叶子上,这样就可以像采茶叶一样,通过修剪枝叶避免对根部的破坏,在种植上实现了可持续。”
随着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保护,红豆杉的人工种植规模逐渐扩大,推动紫杉醇的价格逐渐降低,真正做到林农得利、患者得益,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“双赢”。
化学合成设备。受访者供图
如今,一株株人工种植的红豆杉“点亮”了明溪县的山川田野,当地已拥有红豆杉生物利用、山地珍贵用材林培育、景观苗木及盆景开发等三大产业集群,形成集培育、种植、加工、研发于一体的红豆杉产业,年产值突破10亿元。
在红豆杉大规模人工培植取得成功并有序推广后,明溪县极大程度降低了人类对野生红豆杉的破坏,解决了用材和用药的原料供应,保护了生态环境。(李唯一、实习生林翔)
银河证券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