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(记者有之炘、袁全)早上8点,33岁的法国胸外科医生罗曼·韦尔热披上绣有上海市肺科医院院徽的白大褂,精神抖擞地走进临床中心。在这个他心驰神往的医学殿堂,韦尔热完成了职业生涯的首例单孔胸腔镜手术。对他而言,为期六个月的沉浸式进修是一场“圆梦之旅”。
韦尔热就职于位于法国南部的图卢兹大学医院,这是一家在法国连续多年排名前列的医疗机构。“当医生是我的梦想,因为治愈病人能带给我极大的满足感,我的目标就是让病人的体验更好,帮助他们一起战胜病魔。”谈及从医初心,这位颇为内向的年轻人难掩自己的骄傲和激动。
在全球胸外科领域怀远股票,多孔胸腔镜手术仍是主流,创伤更小且恢复更快的单孔技术,在中国正展现出蓬勃生机。以上海市肺科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,已将单孔胸腔镜手术发展为常规术式,这引起了韦尔热的极大兴趣。
上海市肺科医院自2012年率先开展单孔胸腔镜手术以来,持续推动这项技术的创新与普及。如今,该院胸外科年手术量超2.7万台,微创技术普及率达97%以上,多项创新术式被纳入国际指南。依托这一优势,医院国际胸腔镜培训中心自2014年起,已为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外科医生提供专业培训,通过手术观摩、模拟训练、动物实验等多元形式,传授前沿技术。
“上海市肺科医院的专业程度和国际影响力使其成为了我的理想选择,于是我申请了六个月的进修项目,来中国沉浸式学习。”他操着略带法国南部口音的英语说,“来到这里就像圆梦一样。”
2025年2月,韦尔热以六个月访问医生的身份加入了上海市肺科医院。从理论课到临床操作,从诊疗理念到流程管理怀远股票,这位“洋医生”自进修的第一天便迅速融入了医院的工作。
回忆起培训期间自己参与的首例单孔胸腔镜手术,韦尔热坦言当时的紧张情绪。“我的导师和其他几位医生慷慨地分享了经验和建议,帮我打磨技术,护士和麻醉医师也给了我极大帮助。整个手术实现了无缝合作,让我收获满满的同时,还多添了一份归属感。”韦尔热一边说着一边露出腼腆的笑容。
在短短半年间,韦尔热从观摩学习到熟练操作,累计参与了约60例单孔胸腔镜手术。他坦言:“这远远超过预期。”
另一个超乎他预期的是上海市肺科医院的手术数量与复杂程度。每周500至600台的手术量,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复杂病例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触到那么多疑难病例的诊治方案,让这位“洋医生”学习到多种手术术式,甚至是“独门绝技”。
除了技术的提升,这段经历让他在职业操守、患者照护、医学教育及团队协作等方面有了全新视角。“在这里的每一位医生都非常努力,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,经常为了手术加班到半夜,让我很受触动。”他补充道,“还有中国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技术也令人叹服。”
8月12日,“进阶”后的韦尔热回到了图卢兹大学医院。他决心在法国推广单孔胸腔镜技术:“随着技术进步,单孔胸腔镜手术将成为胸外科微创手术的主流,这种技术对医生的要求更高,对患者更友好。”他还计划尽自己所能,推动中法更多学术交流和联合研究。
韦尔热的“取经”故事是中国胸外科技术走向世界的生动写照。他的导师、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王海峰告诉记者怀远股票,未来医院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提供更优质的培训服务,也期待能够与更多的国际医疗机构和专家开展深入合作,让“上海经验”为全球胸外科事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“中国力量”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